首页 | 协会 | 工程学会 | 贸易预警 | 资讯 | 统计 | 企业 | 产品 | 供求 | 行情 | 人才 | 展会
 
 
  预警知识
  行业动态
  案例分析
  政策法规
  预警信息
 
    首页 > 无锡纺织服装网 > 贸易预警 > 预警知识
澳毛/羊绒粗纺高支混纺纱线的开发

羊绒制品以其质轻、手感滑糯、光泽柔和、绒面丰满、保暖性极佳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羊绒纤维细度细、强力低,在粗纺工艺中纺高支纱困难(一般在33.3 tex×2以内),阻碍了粗纺羊绒制品的轻薄化发展。但国内外市场对羊绒制品的需求却日趋轻薄、柔软舒适化,因此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础,设计开发出优质的粗纺高支羊绒纱线十分重要。
  1、原料与混纺比的确定
  在羊绒与羊毛混纺产品中,羊绒比例的高低影响着产品成本及特性,根据纤维的特性、纱线成本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混纺比例为:70%的110支普通澳毛/30%山羊绒,2种原料的基本指标见表1
  2、纺纱工艺设计
  本文设计澳毛/羊绒混纺纱线密度为31.25tex×2;捻度为:单纱540捻/m,股线260捻/m。所采用的粗纺工艺流程为:和毛梳毛(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
设备:Monteleon M—015和毛机;意大利Octir梳毛机;意大利Bigdgli B6细纱机;Schlafhorst Autoconer338络筒机;日本Muratec N028并线机;日本Muratec N0368倍捻机。
  2.1 和毛
  使用优质的和毛助剂和合理的加入比例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产品,选用北京纺星助剂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环保型和毛助剂。
  2.2 梳毛
  梳毛工序是粗纺纱中的一道关键性工序,其质量高低对细纱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梳毛工序的工艺参数选择非常重要,设计喂毛量为350 g/斗,喂毛周期为84 s,车速为20 mmin,出条支数为25.6支。
  为了确保澳毛及羊绒2种纤维混和均匀及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必须彻底梳松混料,在确保纤维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小梳毛机的隔距,以增强分梳作用。
  为了加强对纤维的梳理,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胸锡林及第一组锡林转速要增加,在本文设计中,将预梳胸锡林转速由370 rmin提高到390 rmin,第一组锡林转速由390 rmin提高到400 rmin。同时为了加强对纤维的梳理和开松,采用大速比,此次设置的速比分别为:胸锡林/工作辊3903.5,第一锡林/风轮400560,第二锡林/风轮390530,第三锡林/风轮390570
  2.3 细纱
  在粗纺中细纱一般采取小牵伸,本文设计牵伸倍数在1.25左右,并且在细纱工序需要分别对小纱、中纱、大纱测线密度,将3次测得的线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络细纱的线密度。根据前述梳毛工艺中的出条线密度,结合细纱工艺的牵伸倍数,细纱线密度平均值范围应在(31.250.50)tex((320.5)以内。
  同时,为了控制好纱线整体线密度的稳定性,对 纺出的细纱还应按照如下原则分档:
  取1络细纱中的10管纱线称重取平均值作为基准值。管纱重量偏差在土2%以内的为平均纱;管纱重量偏差在土(2—5)为偏粗纱和偏细纱;管纱重量偏差在±5%以外的为特粗纱和特细纱。按照该原则将所纺纱线分为5档,供下道工序使用。
  2.4 络并捻
  在络、并、捻工艺中,络筒工艺是控制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而络筒中最关键的是清纱门限设置。本文设计设置的络筒清纱门限为:N(棉结)300%;S(短粗节)180%,25cmL(长粗节)45%,45 cmT(细节)-45%,45cm
  将分档络好的纱线按照特粗纱与特细纱并合、偏粗纱与偏细纱并合、平均纱自并的原则并线,以保障整批纱线支数的稳定性。
  将并合好的纱线进行倍捻,并注意控制好成纱的捻度指标。确保批头试验时,捻度偏差率控制在土6%以内,捻度变异系数控制在12%以内。如所纺纱线直接为后道针织工艺使用,则还需在倍捻工序中对纱线打蜡。

1 原料基本指标

原料

平均长度/Mm

短绒率(7.5mm)/% 

短绒率(12.5mm)/%

细度/μm

细度离散 CV/%

 含粗/% 

白绒

青紫绒

山羊绒

34.0

10.0

26.0

15.60

23.0

 0.4

0.5

110支普通澳毛

36.4

0.5

1.3

15.62

21.6

-

-

 

版权所有 无锡纺织工业协会
无锡市健康路118号 电话:0510-82858931 82857940 8285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