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62年前,全国劳动模范、西北国棉一厂细纱值车工赵梦桃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她留下的梦桃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梦桃精神依旧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亲切勉励后,时隔近6年,记者走进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寻访当今时代的“梦桃”,记录梦桃精神如何在这里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 咸阳高新区赵梦桃纪念馆。咸阳融媒全媒体记者 谢祯 摄
梦桃精神:纺织行业的鲜明标杆
近日,记者来到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纺织车间内,高湿高热高噪声,但纺织女工干得热火朝天。
赵梦桃小组组长王丹,中等个子,头戴小白帽、身穿蓝色工服,在机器间穿梭。只见她娴熟地操作着设备,接头、换粗纱、落纱……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一系列工作。
“我进厂时和梦桃年纪一样,也是个小姑娘哩!”谈及往昔,王丹感慨道,在追寻梦桃足迹的漫长岁月里,她已成长为陕西省纺织行业操作标兵。
赵梦桃小组自诞生之日起,便将“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纺织行业的历史长河中树立起一面永不褪色的鲜艳旗帜。
经历了漫长时光,赵梦桃小组组长换了十几任,组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梦桃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奋发向上。
如今的赵梦桃小组,成员18人,平均年龄36岁,负责40台德国进口青泽细纱机的生产任务,主要生产精梳高支纱线等,日产量7吨,占轮班产量的75%以上。
“我们要适应新时代对产业工人的要求,强技能,修内功,通过技术过硬、责任过硬、协作过硬,努力在技术上达到精益求精,是赵梦桃小组创新发展的核心。”王丹说。
近年来,赵梦桃小组围绕“举旗要有新思路,继承要有新内涵,管理要有新方法,先进要有新贡献”的发展理念,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梦桃精神质量管理模式。
如何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在技术创新领域,赵梦桃小组全力投身于纺织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与纺织工艺的优化升级。
“我们根据现在的智能化设备,在省内纺织行业首创‘三位一体’创新操作法,将值车、落纱、换纱3个工种合并,每年能为企业节约用工成本201.6万元,将生产效率从92%提高到98%以上,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王丹说。梦桃小组还针对石墨烯导电纱、纯棉高支面料等9个省级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开展细纱工艺技术攻关,产品达到高端和特种纺织品质量要求。
赵梦桃小组组员高莉快人快语:“梦桃前辈当年就不断钻研新技术,我们身处新时代,更要紧跟步伐。创新不仅是为了提升产量,更是对梦桃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时光荏苒,梦桃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咸阳市通过建设赵梦桃纪念馆、咸阳市高新梦桃学校、梦桃主题公园等一系列举措,多维度传承和弘扬梦桃精神,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成为激励群众和青少年奋进的力量源泉。
近几年,赵梦桃小组先后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全国最美职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此基础上,赵梦桃小组独创的集细纱值车、落纱、换纱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创新操作法,还荣获陕西省职工科技节先进工作法。
携手共进: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赵梦桃小组近6个年头。在这期间,赵梦桃小组不负总书记的嘱托,持续将“梦桃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各个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见困难就上,见方便就让。赵梦桃小组成员李航佩说:“总书记的亲切勉励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我们上的是运转班,尽管每班工作时间长些,但多年来,梦桃小组一直坚持早进车间接好班、晚出车间交好班的习惯从来没变过。”
咸阳纺织集团搬迁入园后,集团引入了进口的青泽细纱机,去年12月份对这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加装了单锭检测设备,操作流程与以往大不相同。
面对这些挑战,刚开始部分组员在初期感到力不从心,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利用业余时间,组长王丹带领组员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新技术,在设备上进行反复操练,经过努力,所有组员克服了困难,熟练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巧。
“集团在人员、资金、评选等方面都会给梦桃小组有所支持,加装的单锭检测设备目前正在赵梦桃小组进行试套。”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副厂长金波说道。
在团队建设方面,赵梦桃小组进一步完善了“以老带新”的培养机制,强化了对新成员的“梦桃精神”教育。新成员入组后,通过参观赵梦桃纪念馆、聆听老组员讲述先进事迹等方式,深刻领悟“梦桃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小组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分享会、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激发了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用行动诠释梦桃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甘于奉献、精益求精,我们经验丰富的老组员经常耐心指导新成员,帮助她们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不让一个伙伴掉队。”小组成员吕生丽说道。
在咸阳纺织集团内部,各车间纷纷以赵梦桃小组为标杆,积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赵梦桃小组的创新成果和优秀经验更是被广泛推广。
赵梦桃小组的卓越表现,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咸阳纺织集团乃至整个纺织行业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梦桃式班组: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赵梦桃小组,不仅是一个先进班组,更是一座精神灯塔。梦桃精神如同星星之火,不仅在赵梦桃小组中持续传承,更在全社会形成了燎原之势。
咸阳市总工会从2020年开始评选“梦桃式班组”,激励着全市各行各业人员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至今已有54个班组获得省市级“梦桃式班组”荣誉。
在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胭脂路消防救援站,这一群青年平均年龄25岁,他们用生命和汗水书写忠诚与担当,自建站以来共接警出动1710起,其中火灾786起,抢险救援以及社会救助近千起,抢救被困群众800多人,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诠释着梦桃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
在田间地头,淳化县园艺工作站市级劳模赵小弟扎根基层带领创新团队大胆创新,试验示范,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先后取得5项市级以上荣誉,6项市级科技成果,发明专利3项,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果业领头人,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在公司车间,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高定组,定制西装工艺精度达0.1mm,服务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织部车间织布工序丙班创造“智能纺机断纱自动修复”操作法,效率提升30%;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设备管理公司焊轨一队在银西高铁建设中实现“千米焊轨零误差”纪录……
时光流转,精神永恒。梦桃精神已完成从“传统工匠精神”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成为照亮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火炬。
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静表示:“‘梦桃式班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评选活动,激励更多集体以梦桃精神为指引,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六十余载时光流转,在咸阳这片热土上,梦桃精神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生。从纺织女工到消防尖兵,从果业专家到产业工人,无数劳动者正以梦桃精神为罗盘,在车间里丈量精度,在田垄间书写厚度,在火场上淬炼强度……
这种精神,既是对“劳动光荣”传统的致敬,更是对“争做最美奋斗者”使命的应答,它激励着无数劳动者奋勇前行。未来,相信这份精神力量还将跨越时空,引领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绽放光彩。
记者手记:从纺织女工到城市发展的时代之光
李桦
在赵梦桃纪念馆,一张黑白照片静静诉说着岁月故事。1951年,年仅16岁的赵梦桃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踏入了西北国棉一厂,成为一名纺织工人。或许未曾料到,自己将在这片纺织天地里,书写下一段传奇篇章。六十余载时光流转,赵梦桃小组的纺纱锭子已升级为智能生产线,不变的是“梦桃精神”却始终激励每一位平凡的奋斗者。从往昔赵梦桃前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到如今组员们在新时代浪潮中坚守传承、开拓创新,梦桃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激励着我市各行各业的集体和个人,他们怀揣热忱、勇挑重担,用汗水与付出、用坚持与奉献,生动地诠释着“梦桃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是微光,却汇聚成照亮城市前行道路的强光,为咸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让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绽放独特魅力。
来源:咸阳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