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 为未来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定调
2017-02-13
分享至: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业界对文件中有关棉花问题的表述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行三年到期后,未来的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对文件中有关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韩俊表示,重点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对于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他评价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未来在改革方向上,他表示“要坚持市场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在实施的节奏上,要坚持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

  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对于改革的内容,文件强调“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据业内人士预计,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还会继续实行下去。至于如何“调整完善”,相关部门现正在对制定进一步的政策方案进行研究。

  据棉花产业链各方反映,试点政策实行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主体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农民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财政资金补贴效率提升,内外棉差价在逐渐缩小。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也表示:“从新疆棉花直补工作的评估结果看,棉花价格改革试点成果显著,棉花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

  业内专家表示,三年的价格补贴试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补贴金额超过我国入世承诺。按照WTO规则,我国实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属于“黄箱补贴”,其补贴额度受到微量允许上限约束。从试点三年情况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补贴额度都受到了补贴上限的约束。如果未来不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引发其他成员国质疑并引发贸易争端。

  从补贴价格看,目标价格制定标准不明确且变动太频繁。这三年棉花目标价格的制定并没有完全按照政策设计的“生产成本+基本收益”确定,往往有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因素。由于不同主体、不同部门利益诉求不同,政策观点不一致,对产业发展认识也不同,各方意见分歧越来越大,导致目标价格的制定越来越难。这也导致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由于政策预期不稳定,棉花市场的各方主体对未来的预期也心中无底。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最为关注的是棉花质量问题。从试点三年来的效果看,由于基本按照实际种植者交售量进行补贴,造成棉花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洋货入市、国货入库”,高等级棉短缺,低等级棉过剩,这是目前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原料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纺织企业认为,目前棉花资源供应相比前两年有明显的改进,但与企业期望仍有差距,企业特别关注的是“好的棉花去哪里买”。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说到底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中央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在解读一号文件时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据记者了解,去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曾牵头召开会议,对新疆棉花价格改革试点效果进行评估,与会的农业、企业、流通领域的专家对新疆棉花目标改革政策试点以来的问题进行过内部沟通。

  各方对试点效果总体感到满意,希望改革政策继续实行,同时建议,摈弃与产量挂钩的“黄箱补贴”政策,采用不与当期产量挂钩的“蓝箱政策”。

  对于棉花质量问题,专家建议优质优补,而发改委有官员表示,质量问题还是要靠市场化去解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在一次会议上也表示“对新疆改革试点政策还是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优质优价、建立稳定市场长效机制、提高真正补贴效果、兼顾国内外市场等。”

  令人关注的包括棉花在内的农产品价格改革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号文件的发布为未来棉花价格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改革政策肯定会继续下去,但如何改目前还是未知数,政策出台的决定权在政府,最终应该是各利益方博弈的结果。”有业内知情人士如是说。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