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扶贫蚕桑“化茧成蝶” 岩缝走出“ 丝绸之路”
2020-10-20
分享至:

  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

  黔江区实践中发现桑树在石漠化地里存活率高,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于是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并把蚕桑作为农民增收的扶贫产业来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加快优质高效蚕桑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让乱石岗披绿、农民增收。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区石漠化地里的桑树已逐渐成林,土地的基岩裸露度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单位面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升到养蚕收入的2500元。

  目前,全区蚕桑面积达到10万亩,2019年,蚕茧产量达到6万担、蚕农综合收入达2亿元,成为重庆第一大蚕桑种植基地,并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认定为“重庆黔江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蚕桑生物产业基地。蚕桑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黔江区充分利用优质桑蚕资源,引进两家龙头企业建起丝绸工业园,把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来的蚕茧,加工成丝棉被、织绸、服装等产品,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棉被、丝绸服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其产品已销往英国、日本、匈牙利、印度等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实地考察后认为,在石漠化地里栽桑,较大改善了黔江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蚕桑产业和石漠化治理双赢,为中国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