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家纺 > 家纺动态 > 正文 
 
  蚕宝宝“打喷嚏” 蚕丝被多“盖”了数百元
2018-01-10
分享至:

  眼下,冬味渐浓,气温持续走低,“保暖”成了市民们的关键词。随着经济水平逐渐提升,暖和柔软的蚕丝被等保暖物品成了大家的首选。然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由于原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导致蚕丝被价格上了一个台阶,买一床冬天用的蚕丝被要多花几百元。

  一斤蚕丝贵几十

  一床被子多几百?

  重庆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时节,它与紧跟而来的“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在这寒冷的日子,正是冬季床上用品的“主场”,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各类床上用品等候着市民光临。其中,蚕丝被便是备受青睐的“主角”。

  昨日上午,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来到江北区某百货商场。一到家居区域,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床雪白的半成品蚕丝被,而各大柜台也都把蚕丝被放在显眼位置。据观察,商场里的成品蚕丝被价格多在2000元左右,换算下来超400元一斤(含被套、内胆重量),而半成品蚕丝被则580元一斤,被套价格另算。

  销售人员透露,近段时间是蚕丝被销售旺季,每天都要卖好几床成品蚕丝被,最受欢迎的是5斤重子母被,可拆分为3斤和2斤的薄被子,现在只剩两床了。在价格上,她表示,大部分品牌没有对成品蚕丝被进行明显提价,不过,打折力度已不如以前了。

  而按斤售价的半成品蚕丝被,比去年贵了好几十元。“去年的时候不到500元一斤,今年都快600元了。”在这里,制作一床5斤重的蚕丝被,加上内胆面料,要花3000元以上,比去年多了500元。

  蚕宝宝“打喷嚏”

  鲜茧生丝齐涨价?

  一年时间,市民买床蚕丝被要多掏几百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此,记者以收购为由,联系了浙江蚕丝厂商蒋荣根。他称,今年蚕茧和生丝价格都上涨了。

  原材料上涨是蚕丝被涨价的主因,全国生丝收购价从去年初的30多万元一吨,到现在突破50万元一吨。虽蚕丝被用的原材料是双宫茧,但蚕茧、生丝价格经常同起同落,涨势毫不示弱。以传统蚕茧产区浙江为例,淳安的秋茧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30元一斤,而当地桑蚕丝价格足足涨了70元,“去年150元一斤,今年220元一斤。”

  记者了解到,此次蚕丝涨价的“罪魁祸首”或许是可爱的蚕宝宝。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前桑蚕社成员侯祯碧分析,蚕宝宝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它的养殖环境对空气、气温等因素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喜冬暖夏凉,27℃~28℃为宜。在养春、秋两季蚕中,当属秋蚕产量最高,去年夏天广西、浙江一带的雨水过多,会增加蚕生病的可能,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桑园蚕农都减少

  价格上涨有苗头?

  资料显示,2016年全国桑园面积1189.51万亩,较上年减少42.45万亩,连续三年出现下降。全国七成以上地区桑园面积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山西降幅最大,达55.8%,桑蚕主产区的云南减11.5%。

  桑园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桑蚕粮食供给,对茧丝产量影响颇大。又因为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劳动力成本上涨、桑蚕生产劳动强度大等原因,许多桑农放弃养蚕。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由于养蚕收益不高,甚少年轻人愿意养蚕,加上农村老人空巢化、老龄化明显,养蚕技术的提高也显得十分困难。

  曾养蚕30多年的侯祯碧告诉记者,以前镇上几乎家家户户养蚕,一季鲜茧能超过10000斤,现在已经没有人养了,她也于前年停止养蚕。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蚕要消毒、添食、保温、降暑等。小蚕时,一两个人管得过来,但等蚕长膘时,就要请人帮忙,至少100元一天还得包饭。那个时候,一人照顾一张蚕,每天一张蚕喂桑叶都要100斤以上,全靠人力背,很辛苦。“除开成本,一个月利润也就1000元,要是蚕生病,就得血本无归,比较之下远不如打工划算。”

  此外,2016年国家放开蚕茧收购加工资格许可后,受蚕茧收购主体和形式多元化、投机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鲜茧收购价格高企,抢购毛脚茧和过潮茧等低质原料茧的问题突出,或许也是促成蚕丝上涨的原因。

  市场需求急增加

  价格下降不可能?

  蚕丝的热传导率很低,便于吸收和保存空气,保暖性胜过皮、棉、毛,同时还可以防止螨虫和霉菌滋生,加上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蚕丝被走进更多的市民家中。

  因为市民对蚕丝被强烈的需求,大多数从事蚕丝相关产业人士看好其涨势。广西省蚕丝销售商沙德新表示,当下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了,按规律产量也会走低,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只会上升。

  除了养蚕人减少,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威胁到蚕丝产量。其中,就包括蚕蛹美食。沙先生说,蚕蛹在南宁能卖到30元一斤且需求较大。“蚕蛹蛋白质很高,我们当地很多人吃。”相较于鲜茧20多元一斤的价格,把蚕蛹卖到餐桌上的诱惑看起来更大。

  另外,浙江蚕丝厂商蒋荣根同样认为蚕丝价格不会跌。“冬天是旺季,跌的可能性不大,或许要持续到春蚕上市,才会有大降价的可能。”

 

  (来源:重庆商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