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淮滨:下面进行论坛的常规环节,就是对话互动。这个环节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主持。

16:40

  杨世滨:下面邀请本环节的嘉宾,中纺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产业用协会会长的李陵申,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雪莲集团的孟泽董事长。

  我们化纤协会的会长和应用化纤行业的会长都在台上就坐,我为了配合他们,我穿了以天然纤维为主的衣服,这是国产的西服。台下就坐的有棉纺、毛纺、麻纺的会长,大家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

  刚才讲,无论从李部长,还是从潘博士讲的新常态的特征来看,我们确实充满信心,但是确实觉得充满挑战,我们在未来有信心的同时,我们回避了现实矛盾的困惑。刚才几位领导和教授,从我们的宏观政策,从我们现在整个大的宏观背景下给大家树立了很强的信心。我们做的时候仍然面临很大的困惑,我们怎么解决,一会儿我们会讲。

  现在我们环境的感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的状态非常的相像。1982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得吃和穿就可以了。到现在我们要注意养生了。我们的产业是不是也有点这样的感觉。统计局的马局长说制造业面临过剩,这次没有讲钢材、水泥、冶金,讲的是制造业,所有的产品都出了问题。如果讲养生的话,养生当中讲的最大的一句话管住嘴、迈出腿。管住嘴就是往里吃的东西,投入要优化。肚子里面的东西要代谢。前期的东西要转化,迈开腿要考虑运动。迈开腿就有一个问题,张开嘴也有问题。张嘴是吃什么东西,怎么吃。迈开腿更大的问题,原来坐在那里吃,别人给你端上来,现在迈开腿往里走,多大的步伐,怎么走。我们听听几位领导讲一下。

  欧瑞康最近10年最大的变成原来有两大版块,一大块是纤维机械,另外一块是天然纤维加工,你们的感觉拥抱化纤是不是就拥抱未来。

  王军:我代表欧瑞康,我们非常有幸,一直跟纺织联合会一直搭建这个平台。听了李部长、王会长和几位专家就宏观经济和纺织经济做了相应的阐述,也给了指点。对杨秘书长提的问题我这样回答,对欧瑞康来讲,把天然纤维这块业务分流出去,把化纤保留,有我们自己的考量。从战略考虑,做分析,做模型,很复杂,讲的很简单,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专注。结合刚才王部长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让我们在新常态的情况下,怎么样发展我们的纺织行业,特别是我们的棉纺和化纤。

  作为欧瑞康,我们是做人造纤维、化学纤维。我们常年在经营这块,再加上本身,我们这块的业务,总量技术上,我们最熟悉。欧瑞康到中国来,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技术市场情况我们最熟悉,一直不断进行发展。从总量发展来看,我们现在已经有80%纺织产能在中国纺织产能是化学纤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这个驱动。

  我们拥抱化纤,我们看到了希望。只要人类存在,就有我们的纺织和化纤,它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不管是我们家用、产业用,都在拓展,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也在这方面,我们紧紧拥抱它,专注它,希望和行业一起,做出更高质量的,综合利用下来最佳的纺织品,我们的纺织化纤产品。我们想说的就是,在新常态下,新形势,新常态,我们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专注、专心,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基本的想法。

  除了单纯的装备生产和相应研发,我们也会在经营模式上,也有一些调整。比如说我们会扩大我们的工程,我们称之为全流程,包括软硬件,其中也提供相应的服务,发挥我们的优势,给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我们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我们也用平板电脑或者电脑,但是我们一般不维修它,都交给专业的人,包括我们有病也去医院交给专家。我们成为这个行业技术设备的专家,我们把事情做好,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专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杨世滨:新CEO讲纤维提供无法预料的机遇。化学纤维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成本无差异。中国的化学纤维集中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产能。欧瑞康会不会在布局上有一些变化?

  王军:我们专注聚焦中国。中国本身是最大的市场,第二中国有非常好的现有的生产基础。第三中国本身的巨大市场,除了中国人口最多,也服务于全球的市场。规模经营效益没有其他的国家可以跟它比拟。在不同的差别化纤维里面可能有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从总量和常规的产品,在我们可以预料的前景内,可能有发展,但是从总量上达到中国的效益,达不到,加上中国的文化和勤劳,我们会把中国作为我们发展战略最主要的地方。

  杨世滨:你们讲电力节省的问题,电力资源很丰富很便宜的地方,电力节省就不是最大的要素,缺电可能也没用。这样来讲,是不是中国更适中一点,因为现在设备主要在用电上。

  王军:用电是我们在化纤生产里面最重要的生产成本或者生产要素之一,但是也并不是全部的,除了用电以外还有排放,我们一定把节电节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新常态下最重要的观点。

  在技术推广的时候,我们专注的时候就专注怎么样更加的高效,能够节能减排,这个作为我们的重点发展。

  杨世滨:现在的方向,利用技术的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常态下主要的思路。我们再看看化纤纤维这边有化纤协会的会长,端会长做了很大的事,开展了纤维流行趋势的研究和推广。第一届年会我参加了,第一届更加科普不像流行趋势,到去年为止我觉得流行趋势有很大的变化,已经有设计师参加了,有动态的部分展示我们的面料和设计。比如说化纤协会,怎么样主导化纤行业新常态下的转型的道路。

  端小平:刚刚欧瑞康的总裁讲了他的考虑,实际上化纤协会作为行业协会来说,在“十三五”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考虑化纤发展的问题,在新的比较艰难的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做一些深思。包括刚刚我们潘博士讲到的,我们原来考虑问题的时候,经常考虑短期的,很少考虑长远的。包括我们刚刚李部长讲到的产能过剩,在我们行业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后面,我做一个分析。今年我们在好几次会议上,我们对全球纤维加工总量做了一个预测。这个是由联合国的数字,有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的,还有日本化纤协会的,最后我们把几种方法归纳到一起得出的结论,2050年全球纤维加工总量要超过2.5亿吨,现在是9千万吨。一听下一跳,但是实际上跟过去的20年,增长的速度没有变化,仍然是每年3%。

  之所以我们中国增长的速度那么快,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低成本的优势,然后技术进步带来的后发优势,然后我们以牺牲资源和环境,除了市场的自然需求增长以外,还有就是把其他国家从我们市场里面赶走这样几个因素。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中国的基数已经过大了我的成本优势没有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不能够再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发展我们的行业。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借鉴了,纤维流行趋势是有时尚概念的,我们搞工艺原材料是完全陌生的。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复制,我们以前来看莱卡,十多年前怎么推销化纤的产品。近期我们看东丽和优衣库合作的成功模式。在这个方面我们得到一个启发,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产品做出差异化、精益化、高品质,我们做出来也要让客户知道。单靠一个企业推动这件事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想从行业的角度做这件事,谢谢。

  杨世滨:这件事是开创性的,做的过程中也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协会是一个平台,一方面有企业的参与,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政府给予推进。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有更大的这方面的变化,就是运作机制上。

  端小平:这个事情就是说,一开始我们做的时候,我觉得就像创新一样。今天我们谈创新,新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今天有这么一个题目,新常态下,其实对应的就是创新。创新意味着对过去理念的颠覆,创新意味着要否定从前的。但是我们纤维流行趋势,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东西可以参考。其他的东西,有流行色,有面料,有家纺流行趋势,服装比我们做的好多了,国外没得借鉴,没有我们做起来很难,我们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我们把理念打通了。我拉上工信部,我才能游说企业支持。我把道理说清楚,拉上工信部这个大旗之后,应该说企业给我们第一笔支持,他不知道我怎么做,他知道我做这个事的道理在哪里,但是不知道我怎么做。一开始我们做了一个科普。

  这两年我们借鉴其他的品种推广的经验,然后我们在学习当中摸索,所以到今年3月份就不一样了,我们不是一家企业支持这个事,我们大概有4、5家企业支持这个事。经费的问题,持续运作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收到了真正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所推荐的产品,我们做了比较,每年做比较,去年是最明显的,行业平均的销售利润率是3.85%,我们所推荐的产品销售利润率达到了18.75%。应该说推荐对企业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杨世滨:协会在整个创新当中考虑的,我作为前端直接推后端的趋势,然后讲这样的理念。我们从整个纺织的角度来看,终端有三大块,刚才讲前端。1984年服装进到大服装,进到纺织板块。我觉得大概有15年都是服装大发展的阶段,之后进到20世纪初,服装进行平滑发展,家纺进入非常快速的发展。这两年,技术纺织品有非常快速的发展。这块数据非常的抢眼,我想请李陵申介绍一下。这个阶段我们结构调整初期的投资快速增长,还是结构调整到了一定阶段以后的再增长。

  李陵申:正如杨世滨会长讲的,常用纺织品相对传统纺织而言是一个新的业态。由于从服装到家纺到产业用。因为服装有相对的滞后,服装传统纺织从高速到中速,而产业用达到高速的发展。对未来预期有一个良好判断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利润增长20%,固定资产增长24%,这样的数字代表行业成熟健康的成长期。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也有整个大环境的问题。我们都在讲新常态,其实一个新常态里面,还有一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常态。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下,社会更加关注环境,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城镇化,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安全。

  涉及环境的空气治理、污水治理、垃圾焚烧、医疗、强国战略中的国防、军工,这些都带动了我们行业的发展。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非常强,铁路、机场、江河湖海的治理,对我们纺织品的带动,有几种力量,促进我们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快速发展。

  杨世滨:是积累的阶段,现在有点爆发的感觉。在整个消费领域会有一些变化吗?以前人们会不会觉得没想过用这种业态替代,现在由于原材料和工艺办法出了很多办法。在未来的产业用当中,大家对这个还是非常关注的,对这块既熟悉又陌生,既感兴趣,又说不清楚。

  李陵申:2.5万亿吨的预测数据我看到了,全球产用纺织1.73亿吨,占67%。这个过程中,2015行业提出的主要任务,我们三项主要任务,一个是开发新技术,其实开发新技术跟我们新常态的创新驱动是密切相关的。开发新技术主要的目的是第二项任务,发现新市场,或者发现新需求。那么我们在这几年的体会颇深。我们不仅仅是消化吸收集成国外的很多纺织品的技术,我们自身也开发了很多的技术。比如说矿井设备的防护,山体滑坡的支护系统都是我们新产品等。国外碳纤维汽车,像这些替代层出不穷,极大的带动了我们创造新需求、发展新产品。

  再一个就是培育新增长,我们讲的是替代,不仅仅在存量上扩张,在增量不断扩张,使我们新的增长方面,包括整个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对我们纺织业都会有极大的促进。

  杨世滨:他们从化纤、化纤机器、包括化纤的应用当中,都是高增长。我们有很多传统的,有一些比较自身的企业,他们在整个新常态下,面临转型的压力,面临调整压力的时候,也有人做的非常有亮点,我们今天请了雪莲董事长孟董事长,请您给大家分享一下,雪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但是雪莲走过的路不是我们大家所有人都熟悉的,在转换过程当中,你们做的非常不错,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喜悦。

  孟泽:非常感谢中国纺织联合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观点。我们雪莲集团的产业包括原料、纱线、针织和终端的产品。纺织新常态下,我们每个环节正在经受市场激烈的竞争。我们想,我们在新常态下,从企业层面如何应对,从企业的运营角度来看并没有新鲜的观点。但是在新常态下,从企业运营的层面,我们感觉到需要关注的一些点跟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第一在新常态下品牌建设是企业尤为关注的,在新常态下,品牌建设,在战略上,品牌进行聚焦。企业建立品牌和取得竞争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在收缩品牌的焦点。这里包括我们的产品线、客户群体和渠道。这样更有利于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在家电行业内,格力和海尔的对比。格力空调一直专注于智能空调的制作,海尔生产多种品类的家电,但是格力的企业经营业绩,却远好于海尔。

  作为手机行业里面,小米手机与三星手机的对比。小米手机只生产少数的几款手机,但是它的销量已经接近三星手机,或者超过三星手机。在新常态下,企业的品牌建设要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极致,只有专注才能产生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另外一个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感受到还有一点,在品类的选择上,可能要放在品牌建设优先的地位,或者说先品类后品牌,这一点尤其是现在的线上的销售品牌。它们所推出的线上的极致单品的火爆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力争。

  第二个,需要我们企业层面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创新,产品在新常态下,这个问题应该更加凸显。好的销售必须有好的产品,好的品牌更需要好的产品。虽然是新常态,但是我们感觉到销售的本质并没有变化。销售一定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够吸引客户,产生消费。

  同时当今新媒体的产生和应用,使我们企业和商家,对自己产品的描述可以做到淋漓尽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也给了客户一个非常便捷的一个方式来比较选择和判断我们的产品。包括最近在微信圈里疯传的一个故事,我们中国的游客到日本购买马桶盖,购买电饭煲带回国内来。这就说明无论是什么时代,产品必定是企业和品牌的核心。

  第三一点,我们认为在新常态下,由于竞争的激烈,企业可能需要更加关注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整合来降低我们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率。中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行业内的每个环节的透明度是非常高的,或者空前的。企业再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横行一向产能的扩张取得成本,或者终端渠道的增设取得比较优势越来越困难了。更多的企业会从绿色制造、柔性生产、快速反应和信息共享上去追求。

  所以我们感觉到下一步作为雪莲来讲,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增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协作。我们雪莲集团应该说,在“十二五”之内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当然这个产业链条如何做好协同,快速发展,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杨世滨:产品问题还会跟台下互动一下,下面我想咨询一下,除了产品结构调整以外,我听说你们在组织架构也做了很多调整,你率先引入了混合所有制的框架,好吗?还是迫不得已进来,为什么这样做?

  孟泽:雪莲集团在我们北京控股公司内部,比较早的引进了混合所有制。我们集团旗下的4家骨干企业,其中有3家引进了民营的股东。从之前的发展来看,应该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我们从总的方向来看,这是符合当今的发展趋势的,也是符合资源有效高效配置的趋势,我们是这么看的。

  杨世滨:他们在中心城市,品牌建设,所有制转换,产品为核心的东西,羊绒是中国特别的资源,在整个发展当中,从资源角度我们有独特的优势。今年联合会在品牌办的工作当中,特别把羊绒和丝绸这两个中国有特色的产品中,做了一个单独的报告。你作为毛纺的会长,对雪莲的转换有什么评价?

  黄淑媛:实际上羊绒是一个钻石纤维,作为天然纤维里面稀有动物纤维的品种,我们从资源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不像化学纤维在增长,全世界的产量,山羊绒也就两万吨,最好的羊绒还是在我们中国。雪莲是我们中国羊绒企业里面最老的品牌。这些年在结构调整运作当中,我们协会一直帮助雪莲品牌,因为羊绒这个品牌这么珍惜,我们做的这么好,实际上还是要延续产业在毛纺行业里面的分支,不管量有多少,但是我们一定要在纤维珍惜性方面发挥作用。雪莲作为我们行业里面,虽然量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在品牌建设上,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永远还是有雪莲的。

  杨世滨:谢谢你对雪莲品牌的肯定。为什么让黄会长讲,她今天穿的是羊毛开衫,羊绒围巾。工信部在品牌建设推广当中,去年帮我们做了非常大的活动,大家一起来做,我们想听听曹处长对我们自主品牌,特有资源优势的产业,类似这样的转型会不会成为试点,还是推广?

  曹学军:我主要是来学习的。刚才几位领导都说了,从现在来看,中国整个经济转到了新常态,纺织调整的变化,这几年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这几年,助力推动的,一个是品牌建设,一个是产业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从品牌来讲,我觉得我们这几年,应该说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我们这几年的品牌建设,服装和家纺是跟老百姓最密切的行业,我们这两年从后端向前端延伸,到产业链的建设。现在开始把纤维的创新,纤维的品牌建设能够延伸到我们整个产品链中,让我们前端的技术创新体现到中端,消费价值的体现。

  第二,自主品牌建设,从我们关键的环节,我们过去重视的,从快速反应,从品质,从服务,我们现在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到了一个全系统的,去年12月份的品牌工作会上,发布了纺织行业品牌建设实施指南。我们从关注一个环节,到关注我们一个系统的,一个体制制度的建设上。另外我们品牌从重点企业的品牌,我们这几年一直关注跟踪,我们110家,去年我们调整到120家重点企业品牌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去年我们扩展到众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我觉得我们这几年品牌建设的拓展,是在持续推动。我们也坚信“十三五”期间,品牌建设会成为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一点。

  杨世滨:大家已经从几个角度看到了大家走的方向。今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节点年,也就是“十二五”末,我们要开展“十三五”研究。从联合会角度来看,如何判断“十三五”,如何把“十三五”规划做好,怎么引领行业,把行业拓展。

  高勇:我是被主持人稀里糊涂叫到主席台上的,早知道谈“十三五”的话,应该把孙瑞哲会长请上来。我讲讲我个人的意见,不代表联合会的意见。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既然是新常态的话,肯定不会仅仅是在2015年,新常态可能要贯穿“十三五”的整个期间。新常态这几个特征,在“十三五”期间应该表现的比较充分。所谓新常态,肯定就是一个增速放缓。王会长对增速放缓描述的时候,用了两句话,稳中趋缓,稳中趋进。

  首先讲趋缓,纺织工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实际上我们从2012年开始,我们的增长就进入了个位数,到2014年,我们整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只有6.8%,已经远远低于GDP的增长。所以这种增速趋缓的趋势,应该说在“十三五”期间仍然延续。

  还有一个稳中趋进,整个行业发展的速度可能放缓了,但是行业内的各个专业发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我们认为产业用纺织品仍然会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我个人认为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相比,已经不会是中高速的增速,很可能我们已经率先进入一个中速的发展。但是产业用纺织品,仍然保持比较高速的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关于增速的问题。

  第二个“十三五”期间肯定要坚持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无非这么几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最终消费品就是服装,家用纺织,已经产业用纺织。结构调整的方向肯定往产业用纺织品方向转移,产业用纺织品可能在纤维消耗里面达到25%,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我想在“十三五”期间,至少也要达到30%。这是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这块不仅仅是产业用纺织品,因为产业用纺织品基本上是化纤,这个也代表了化纤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

  再一个就是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几位企业家和我们的会长说的,都是这些。还有一个就是区域结构调整的方向。这里面有两块,一个是国内区域结构调整,我们由东部向中西部尤其是新疆转移,还有一块向国外转移走出去。因为劳动要素成本造成的我们走出去,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为原来政策和我们的进政策逼出去的话,这可能就不太正常了。

  最后一个,我们要关注的就是消费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调整里面有两块,第一块就是我们纺织品服装家纺的消费结构,有可能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向三四线城市,向小城镇转移。因为一二线城市,大城市可能已经趋于饱和,所以这个消费结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还有一个就是消费方式的转变。2014年刚刚过去,去年整个国家网上零售超过了2.8万亿。在2.8万亿里面,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销售比重超过了25%。在这个里面,我们纺织品和服装网上销售额,2014年有可能超过7千亿,占了我们整个国内总销售量的四分之一,可能还超过四分之一。这个结构调整需要我们全行业都要关注的。

  第三个大方面,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升级。这个创新驱动升级,其实也是我们历次五年规划里面的重点。基本上都是把重点任务、重点项目放在这里面。各行各业都会参与的,因为这块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杨世滨:最热的一个话题就是阿里巴巴跟工商总局因为电商产品的质量产生的问题。这里面涵盖各种各样的消费者,不仅仅是纺织品和服装。现在大家对质量的问题非常重视。我们为什么到日本买电饭锅、马桶盖,这不是品牌的问题,是质量的问题。我想请高会长讲讲,我们在质量体系保证方面,在推进当中,“十三五”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性。

  高勇:纺织品是消费品,尤其是服装的消费质量中,现在有三套数据。第一套是我们质量检测体系,尤其是质检总局的体系,包括我们自己行业的,整个质检系统的数据,合格率都超过98%以上。还有一套数据是工商系统抽检的数据,合格率超过60%。还有一套数据是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的一个数据,这个合格率仅有45%。大家听到这一套数据以后,也可以明白,包括阿里巴巴这次的争议不是标准的问题,不同的检测目的,造成了合格率。我们这套完成的质监体系,我们是按照国家国际标准检测的,所以我们合格率是非常高的。

  工商总局,工商系统检测的是抽查,往往有人举报了才去抽查。所以抽查的这一块,很可能已经有问题了,所以合格率就降低。消费者协会抽查的这一块消费者已经举报的,甚至很可能是消费者自己已经发现的不合格了才去抽查,抽查出来的合格率就非常低,甚至低于50%。所以我说这个因为目前我们的不同的系统,出于不同的检查目的造成了我们这种数据的混乱。所以包括阿里巴巴和工商总局的矛盾,也是因为工商总局只是抽检了几十件,而且这几十件可能是消费者认为有问题的,所以合格率很低。

  这里面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制造业在过去的这么几十年里面,我们质量意识是提高的,而且我们产品质量合格率是非常高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刚才李部长所说的,我们还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在这个工业化里面,工业化2.0里面质量意识并不高。我是搞纺机出身的,我们纺织机械的可靠性始终有问题,寿命有问题。出厂都是合格的,不到三个月一年就出问题了,这个和我们工业化没有完成和我们全民的质量意识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认为是相关的。我觉得这是两方面的话题。

  杨世滨:李部长讲不仅仅关注4.0,也要关注2.0、3.0。工信部最早提两化融合就是4.0的概念。但是4.0里面有很多社会责任,有很多社会环境的问题,法律体系当中的配套。现在最热的一个话题,这两天就在讲,阿里巴巴因为蒸发了380亿美元的市值,会不会有大规模的仲裁上来,那几套检测体系老常态能变成新常态。管住嘴怎么考虑原料,迈开腿往哪儿走的时候,路在脚下,向哪个方向走,大家各有各的考虑。仁者可以见智,智者可以见仁。本阶段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