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纺联 > 中纺联动态 > 正文 
 
  孙瑞哲:用全新的产业生态智慧来替代个体竞争思维
2018-10-19
分享至:


协同创新 绿色发展:在2018中国服装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18.10.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服装产业也以一针一线,织就了披在“美丽中国”身上的一件华彩霓裳。在此,我也想趁本次中国服装大会的召开,对40年间,对中国服装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以及各位业内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同样的,四十年间,中国纺织工业产生的转变,也是在有方向、有立场与有原则的改革开放旗帜之下,赢得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价值之变。

  1、规模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跃升,呈现出行业发展的内涵之变。

  四十年来,纺织行业逐步实现了行业由小而大、由大向强的伟大蜕变,行业的增长方式由规模发展跃升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式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大幅提升。

  1978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3.2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2.5%。到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行业对于出口创汇的贡献突出。1978年,全国货物贸易逆差11.3亿美元,纺织行业实现顺差10.3亿美元。2017年,顺差额为2488.9亿美元,是1978年的241.6倍,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额的58.9%。四十年来,行业不断推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2、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延展,呈现出行业发展的方位之变。

  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以“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契机,中国纺织开始形成全面开放的发展新格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197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仅为21.5亿美元;201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已经达到2745.1亿美元,是1978年的127.4倍,占全球比重的35.8%。纺织行业利用国际资源的重心已从最初的产品、资本、技术的“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从“走出去”的过程看,经历了“产品走出去”、“产能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截至2017年,纺织行业境外投资企业已逾千户,投资存量达88.1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美元。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行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

  3、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切换,呈现出行业发展的模式之变。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民营纺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已成为建设纺织强国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增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企业也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稳出口的主要力量,2017年,纺织服装行业民营企业出口1859.47亿美元,占比达67.7%,较上年扩大了1.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占比分别为10.3%和19.5%,较上年分别减少0.7和1.5个百分点。

  4、尊重知识到创新驱动的提升,呈现出行业发展的动力之变。

  四十年的探索中,从尊重知识到创新驱动,纺织行业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瞄准世界前沿,深化自主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纺织全产业链整体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9.16万元/人,是1978年的44.5倍。纤维材料技术发展迅猛。碳纤维、芳纶等一批纤维自主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纺织制造技术快速进步,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行业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行业管理创新与实践成果丰硕。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5、先行特惠到平衡普惠的迁移,呈现出行业发展的格局之变。

  行业的发展通过让有潜力的区域和产业有机会先发展起来,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引导,呈现出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先行特惠正开始更多向普惠共赢迁移,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行业发展格局日趋平衡。

  一方面,行业产业集群在繁荣县镇经济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民族、非遗纺织制造产业的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纺织行业通过服务改善民生,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入口,走上了行业普惠共赢之路。如,每年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和数千亿元现金收入。行业每年使用国产天然纤维原料约900万吨,为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看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一直秉承责任与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围绕着纺织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即,提升以材料智能为突破的创新力,建设科技强国;提升以时尚导向为目标的消费力,建设品牌强国;提升以环境倒逼为动力的责任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强国;提升以社会青睐为基础的凝聚力,构建人才强国。

  围绕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我们共同致敬四十年蜕变,致力产业的价值未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科技、时尚、绿色”,正在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新标签。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将令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焕发出更加华彩的光芒,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贡献出举世瞩目的力量。

  基于新方位下的新时期,我们亟待强化发展的新优势。回归到本次中国服装大会的主题《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我想围绕这两个主题关键词,与大家一同求解未来发展的新命题。

  

  发展命题之一:协同创新,是1+1〉2,是发展势能的充分叠合。

  “协, 众之同和也。同, 合会也”。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协同创新,将引爆系统势能的价值最大化。在目前的产业发展环境下,主要体现为:

  第一,供应链的协同。主要聚焦需求端到供给端的战略柔性、单体端到链条端的管理智性。

  首先,把握供应链需求端到供给端的“战略柔性”。

  随着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趋势不断加强,“小批量、多品类,轻库存”逐渐成为诸多品牌商亟待解决的痛点。总体上看,构建供应链的战略柔性,包括了以下运营思路的转变:

  1、以可控性对抗不确定性;

  2、以透明性对抗模糊性;

  3、以交互性对抗封闭性;

  4、以精益生产对抗粗放生产;

  5、以小批量生产对抗规模化生产;

  其次,把握供应链从单体端到链条端的管理智性。

  提升管理智性的要点在于:供应链的协同化、供应链的服务化与供应链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如,有条件的企业可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仓储物流、技术培训等增值服务,推动制造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同时,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促进全链条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推进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提高敏捷制造能力。

  第二,新零售的协同。突出表现在,全渠道销售成为新常态,对消费价值的协同激发成为竞争本质。

  可以看到,协同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日渐成为服装行业零售模式的标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联”。未来的零售场景将颠覆传统的零售时空观,真正成为围绕消费生活,高密度、嵌入式、隐形化的一种存在。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对消费价值能够给予协同激发,成为区分优势高下的本质。即,谁能有效利用智慧工厂与智慧零售,快速高效服务消费者,有效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有效经营体验经济下的“心理距离”。

  可以看到,线上品牌与线下品牌交融共生的大势所趋。

  一方面,从服饰、电商平台到文创、休闲娱乐等各业态品牌,集体开启线下扩张之路。如妖精的口袋、茵曼、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当当网、小红书、YOHO!……另一方面,许多传统服装品牌也在线上布局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如成立于2012年的森马电商,在短短5年内便迅速发展成为森马服饰业绩新的增长点,2017年收官,森马电商50亿的全年销售额、双11当天破8亿的成绩使其成为“中国服装界的最大黑马”。

  第三,技术与美学的协同。在两者的协同效应下,时尚的进化曲线,由替代的逻辑,正在演变为补充的逻辑。

  一方面,服装行业正在迎来理性技术与感性艺术前所未有、交相辉映的时尚时代。

  技术创新,成为驱动“无界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设施。与生活方式的变迁相伴随的,是生产方式的“智慧融变”与“智慧生态”。美学表达,则造就了这个时代既要“颜值”又要“内涵”的生存逻辑。技术实现美学,美学滋养技术,共同指向充沛的溢价。

  另一方面,服装行业正在迎来传统与当代、传承与融合,东方与西方加速协同的时尚时代。

  令人感到期待的是,其他艺术领域也将对服装行业的创意资源供给和协同配套,这将造就中国服装产业“时尚塑身”过程中取之不断、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

  第四,跨行业的协同。市场驱动下的需求无界,到行业无限延伸的价值带宽。

  围绕不同行业中“科技、时尚、绿色”的共性参数,服装品牌需要不断敏锐地整合跨界资源,进行战略产品的合作以及品牌势能的叠合。

  如创建于1937年的德国行李箱品牌Rimowa。

  2016年之前,该品牌一直都是家族企业,直到它以6.4亿欧元的价格向LVMH Mo?t Hennessy售出了80%的股权。Rimowa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re Arnault今年26岁,他是LVM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洲最富有的人Bernard Arnault的儿子。这个品牌于2018年1月首次推出新的Logo和字母组合,拥抱未来的同时颂扬过去,还将纬度和经度纳入其新身份。

  该品牌还拥抱新技术,推出了与汉莎航空公司合作的可连接登机牌的智能标签。为触及消费者的整个旅程,Rimowa与Juice Served Here合作,在洛杉矶快闪店中推出了两种果汁:“飞行前饮料”和“治愈时差”。而于今年推出的Supreme 和 RIMOWA联名出的Topas系列旅行箱。从数据上来看官网的发售在开售后一分钟内已经卖光。其中伦敦以及巴黎在4月14日的发售由于人数众多和秩序混乱,被叫停了——有所启发的是,新视觉身份下的品牌重塑 + 跨界强势联名 + 时尚艺术领域的高频出镜,成为了它的价值策略。

  

  发展命题之二:绿色发展将指向我们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这既是当下的策略之重,更是未来的战略之举。

  绿色发展的压力,一方面是环境的资源透支。居安当思危,“海陆空”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考验。

  从海洋来看,全球趋势显示,由于污染和富营养化,沿海水域持续恶化。预计到2050年,20%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沿海富营养化程度将会加深。从陆地来看:1999年到2013年,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的土地中五分之一表现出生产力持续下降的趋势,威胁到超过10亿人的生计。从空气质量来看: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2016年,将有一半以上人口暴露于污染程度至少比安全标准高2.5倍的空气中。

  绿色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贸易战的硝烟弥漫。利己当利他。不平衡的利益格局,正在引发全球贸易的风险焦虑。

  可以看到,以1979—1983年中美纺织品贸易战为开端,中国成为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者,“蝉联”全世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目标国,迄今近30年之久。

  而美国国防部2018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则首次提出,“国家间战略竞争,而非恐怖主义,现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忧患”,并首次明确将中国列为第一战略竞争对手。

  可以预见的是,贸易战会严重侵蚀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努力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将给未来的行业责任实践,带去不容回避的现实挑战。

  压力面前,我们应加快实现三个积极的倡导:

  第一,倡导绿色生态,构建“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新型产业经济,则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一首一尾,一方面要遵循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循环,树立新生产观。另一方面,应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建立新消费观。

  第二,倡导绿色技术,塑造贯穿全产业链与消费链的产业品格。

  首先是绿色生产。目前中纺联在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工作推进中,重点聚焦了水管理创新、碳管理创新、化学品管理创新以及循环再利用的管理创新。

  其次是责任零售。把责任零售放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除了环保门店的建设,包容性零售也是“以人为本”的一个新策略。今年4月,NBA对纽约旗舰店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使其对那些感官障碍症患者更具包容性。该组织与非营利组织KultureCity合作,携手为这些消费者改善店内体验,向他们提供 “感官包”,包内配备了降噪耳机、抗躁玩具和一个iPad。

  最后是消费者责任。开云集团在微信上推出了一个名为“My eP&L(我的环境损益表)”的小程序,作为一个测量环境影响的工具,提醒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所带来的环境代价,以便他们作出道德选择。

  第三,倡导绿色贸易:实现“义利平衡”的全球责任贸易。

  绿色发展,责任管理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全球化推进的过程。目前,中国纺织服装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海外推广实施方案基本形成。基于CNTAC与孟加拉、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六国八个行业组织。CSC9000T成为了“亚洲可持续纺织业区域合作网络”(STAR)的发起方,聚焦海外投资、能力提升与风险管理的全球责任治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落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宣布将成立“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中纺联作为筹委会成员之一,正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积极研究联盟的成立与运作。

  各位服装业界的同仁们,“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需要我们用全新的产业生态智慧来替代个体竞争思维。让我们协同合作,共赢发展,“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做好一件衣服,美好人的一生。

  谢谢大家!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