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童装市场成“众矢之的” 3月下旬的某一天,三六一度(厦门)工贸有限公司童装事业中心总经理陈志诚又接到了媒体要求专访的电话。本来陈志诚是个很喜欢和媒体朋友打交道的人,但是最近这种带着说辞的电话让他“有点不爽”,因为他以为又是谈广告业务的人找上门来磨嘴皮子了。 “最近一段时间,主动联系我们的媒体越来越多,但我们也分不清到底哪些人是做业务的,哪些人是真的想采访。”在备受关注的同时,361度童装品牌经理李波也很无奈,他怕万一不小心一口拒绝了真心诚意的采访请求,很可能会错失品牌推广的大好机会,“现在大家都很看好童装市场的潜力,越是竞争激烈的时候,我们和媒体打的交道就越多。” 本土大牌拓展童装板块 都说童装市场是服装行业仅存的一块蛋糕了,但想要多吃几口,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2009年,361度在香港上市募资后,正式开启了童装品牌的拓展项目,这是361度抢占中国童装市场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此后,陈志诚亲自率领营销团队展开工作,361度童装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高调亮相。近年来,童装企业的参展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陈志诚也从中看出童装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做童装3亿元的销售额算一个坎,在迈过这道坎的品牌中,几年后就有可能出现行业的领头羊。”【详细信息】 |
![]() |
莫让童装遭遇质量之殇 今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在全国各地抽检发现的14种不合格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其中,消费者熟知的“婴方喜”、“H&M”、“巴布豆”等知名品牌纷纷上了这份黑榜。虽然服装行业经常遭遇质量问题,但和成年人的服装相比,童装的质量检测结果得到了消费者更多的关注。被业界一致看好的童装产业却经常因为质量问题而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这或许将成为中国童装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难缠的一个制约因素。 质量隐患频频曝光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最新发布的《儿童及婴幼儿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8个省、直辖市的100家企业生产的105批次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抽查企业合格率为86.0%,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6.7%。 在此次公布的抽检结果中,共发现14个品牌不合格,问题包括甲醛、纤维成分及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项目未过关,如“婴方喜”牌肩开套装、“巴布豆”长袖衬衫都存在面料pH值不合格问题。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孔丽萍表示,上述问题很可能对儿童的皮肤产生刺激。【详细信息】 |
![]() |
问题童装症结何在? 江苏常熟某服装贸易公司的张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接触的好几个加工厂都在想方设法降低面料的采购成本,虽然很多工厂都不会轻易找不熟悉的面料企业下订单,但是迫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一些人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此外,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品牌效应不强、质量意识淡薄,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较为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其实选择低一档的面料并不意味着服装就会出现问题,但肯定会增加质量环节的不确定性。”张经理透露,为了达到不起皱、不缩水、不褪色等目的,低档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大量含甲醛的染色助剂和树脂整理剂,使用这类面料的服装企业在成衣加工过程中往往很难将甲醛去除, 从而导致产品甲醛超标。一些名牌童装出现问题,多半是因为其贴牌工厂把关不严,负责销售的企业很难去上游企业调查,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对此,谢青表示,目前发现的服装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服装企业在承担质量检测责任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面料等相关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强产业链上的对接。【详细信息】 |
记者手记——童装市场拼的是质量 本刊记者 赖松 一位童装企业的老总谈到他做童装的初衷:“刚开始从代工企业转型做品牌的时候,我们的管理层都觉得现在小孩儿的衣服卖得上价,不论是商场还是专卖店,童装的价格动不动就要好几百,童装是服装行业中风险小利润大的一个空白点,于是我们决定以童装为突破口,转型做品牌型企业。” 在品牌运作了3年多以后,这位老总感到迷茫了,他万万没想到国内的童装市场居然如此难以把握。从实施品牌计划的那天起,公司上下都在为招收区域代理的事情忙碌,虽然最终完成了既定的招商目标,但产品在终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几千万的广告费砸进去了,重金打造的设计团队拿出了一季又一季的最新产品,甚至到最后公司还调整了产品价格,但仍然是只见投入不见利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们从一位代理商的口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大概在1年多以前,恰逢六一儿童节前夕,这个品牌曾在当地服装质检部门的抽查中被检测出甲醛含量超标,后来经过媒体的集中报道,在家长中的口碑陡然下降。 “这和当初进入童装行业的设想差太多了。”虽然这位老总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失败的决定,但从他的感叹中可以听出他的无奈:一方面企业已经走上了做品牌的路,另一方面多多少少在怨自己对童装行业还不够了解。 事实上,如今的童装市场早已不是资金实力雄厚就能得天下了,研发、营销、人力资源等都只是造就品牌的基础而已。和其他细分行业相比,童装经营有其特殊性,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标准。 在行业飞速发展、产量稳步上升的双重牵引之下,童装企业想要杀出一条血路,说到底还是要靠质量取胜。如果企业为降低成本忽略检测环节,仅仅根据面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进行生产或标注服装吊牌,这些产品肯定难以通过有关机构的严格检测,最终伤到的恐怕还是企业自己。 |
[中纺网络] [网站简介] [用户注册]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