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在经受了2009年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和洗礼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我国政府各项保增长措施作用的凸现,我市纺织工业2010年一季度呈现出了产销二旺的一派新气象。从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1~2月份我市纺织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了二位数增长,除了外贸出口仍低于金融危机前2008年同期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2010年1~2月各项经济指标及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1~2月累计
实 绩 |
同 比
±% |
1 |
现价工业总产值 |
万元 |
1917597 |
+22.05 |
2 |
主营业务收入 |
万元 |
1865836 |
+25.08 |
3 |
实现利润 |
万元 |
74635 |
+92.33 |
4 |
利税总额 |
万元 |
108188 |
+56.61 |
5 |
出口交货值 |
万元 |
424784 |
+22.49 |
6 |
亏损企业亏损面 |
% |
26.16 |
减少6.12个百分点 |
2010年1~2月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10年1~2月
实 绩 |
同比
±% |
1 |
纱 |
吨 |
73710.46 |
20.93 |
2 |
布 |
万米 |
6624.49 |
16.9 |
3 |
印染布 |
万米 |
10711 |
13.15 |
4 |
呢绒 |
万米 |
1478.03 |
16.92 |
5 |
帘子布 |
吨 |
3227.11 |
59.31 |
6 |
无纺布 |
吨 |
4101 |
57.55 |
7 |
服装 |
万件 |
8072.52 |
11.14 |
8 |
化学纤维 |
吨 |
400487.87 |
8.24 |
但是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紧缺,招不进留不住,劳动力流动频繁,影响企业正常开工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各项原辅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等上涨迅猛,而产成品价格不能同步上升,给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原辅材料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占用的流动资金明显增加,但是纺织企业贷款困难,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无法适时购进合适的原辅材料,生产经营只能“随波逐流”,很难主动控制;汇率、利率等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经营决策带来一定难度,长单、大单、新客户等为规避风险不敢贸然决策。
二、主要对策措施:
面对纺织行业出现的新形势,各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稳定劳动力,确保不流失和少流失:
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市场回暖,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劳动就业增加,一些劳动者因嫌工资低,或回家就近就业,减少开支,照顾家庭等原因,春节前后一些纺织服装企业的职工就出现了不辞而别,不到厂上班的状况,有的服装企业春节后开工到工率甚至不足50%,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各企业纷纷出招,一方面从关心职工生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等着手稳定在职职工,如有的企业把最低工资提高到1200元,吃饭给补贴,退城进园的给车贴、宿舍不收费等等,还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使他们感到像家一样温暖。有的企业发动老职工放假回去宣传企业形象,带一些亲戚朋友老乡等来锡就业。有的企业提前与外地劳服公司、培训学校挂钩,请他们帮助输送新的劳动力,像国棉一厂春节后未来上班的有100多人,但老职工带来了新工人100多人,以此平衡了劳动力流失。金茂服装公司节后来上班的只有50多人,现在通过劳服公司、培训学校等又招进了180多人。
2、调整结构,缓解原材料飞涨的成本压力:
今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2009/2010年度棉花收成减少以及新疆等西部地区连续暴风雪运输受阻,化纤和棉花一日一个价,在去年涨价30~50%的基础上,今年短短二个多月化纤原料又上涨了约10%,棉花又上涨了约20%,但后道产成品市场价却不能同步提升,严重挤压了本属微利的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只能依靠调整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生产高效益高附加值产品来抵消这一困难。太极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通过与韩国海力士公司合作共同投入3.5亿美元,中方占55%股份控股建起了单晶硅储存条生产线寻求新的增长点,去年四季度部分投产到今年6月可全面达产。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0亿,利润6000万,市场形势十分看好。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老产品帘子布、帆布、工业丝进行升档升级,实行高档化、差异化、低成本化战略,今年一季度实现利润达到了2372万元。协新毛纺集团以往产品结构是外销占60%,内销占40%,现在只能逐步减少低效益的外销产品的生产,而改为增加内销产品的生产,目前已把内外销比重调整为60︰40。国棉一厂增纺高支高档棉纱,吨纱平均售价显著提高。飞马塑业2009年在淘汰塑梭、减少纺织用纱管等生产的同时,增加铁路上用的塑料件生产,使附加值大大提高,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大幅度增长,今年又开发生产污水处理设备,以此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
3、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力求好的经济效益:
协联针织厂抓住企业搬迁的契机,将热定型机用的热油通过技术改造循环用于染色机,余热利用,节约了染色用蒸汽。国棉一厂通过合理并合、改进风机、降低转速、空调滤尘降阻等多项措施节约用电,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每月节电104万度,万锭日用电节约4008度,全年共计投入节能技改费用308万元,通过节电可节约758.82万元,全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450万元。一些退城进园企业如协新、协联、太平洋、双毛创意等有染整设备用水量较大的企业,搬入新址后都采用河水处理后用于印染,以减少工业用自来水,并采用小浴比染色设备,降低用水量和排污量,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4.压缩瘦身,提高劳动生产率,尽量减少用工:
很多纺织企业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80后90后的青年已不原意到劳动强度高、工资报酬低的纺织企业工作,因此,招不进、留不住已经不是暂时现象,除了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现有劳动力外,只能采取压缩瘦身、调整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千方百计设法减少用工。太平洋公司采取了压缩用工多的织造环节,做大做强漂染和大整理二头的做法,以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用工。震球服装厂采取了关停低效益和亏损的子公司的做法,确保高附加值出口欧美西服的生产。
三、有关问题和建议:
1.当前我市纺织行业总的形势和走势都比去年好,这是世界经济回暖和各级政府对纺织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政策支持的结果,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新的矛盾和困难还很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我们建议各级政府有关扶持政策还要继续执行,而不能撤出,以便企业能休养生息,继续强身。
2.最近,我们设想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利用承接上海世博会辐射的契机,把原连续三届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流行面料创新设计展”移师无锡“中国面料馆”举办,这样既能进一步扩大无锡纺织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同时能为无锡纺织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高、调优创造条件。该项工作,我们已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产品信息中心以及“中国面料馆”达成意向。届时将有全国50家纺织行业领军的创新企业参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要领导以及全国各纺织产业基地的领导、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的领导和采购商、纺织行业高端专业技术人员、优秀设计师等3000多人参会。我们建议这一活动能否作为今年太湖博览会的一个项目,由市政府作为主办单位。时间定在9~10月太湖博览会期间,地点设在新世界纺织城的“中国面料馆”内。具体工作由无锡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面料馆”负责。是否可行请市领导研究。
3.国家为鼓励计划生育,过去规定凡独生子女职工退休,其退休工资按标准提高5%,在社保退休工资中支付。但是无锡市人民政府锡政发[2009]15号文件和锡人口计生[2009]84号文根据省政府苏政发[2006]4号文精神改为对独生子女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每人3600元,由企业支付。并规定对不按规定支付奖励金的企业,由市财政局委托市国税局代征收。这无疑是把原有社保支出的费用转嫁给了企业,加重了企业负担。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特别多,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据反映国棉一厂就需一次性支出100多万、太平洋集团需一次性支付90多万,对于这一负担希望能向上反映并合理解决。
4.企业退城进园后,给企业增加了许多困难和负担,如职工上下班不方便,为了稳定职工,企业补贴了职工交通费、餐费,但现在都要计入职工总收入内,超出纳税标准,就要交个人收入调节税,对此职工意见很大。可是有些配套措施却跟不上,如石塘湾工业园、前洲工业园、芙蓉路等地既没有路灯也没有公交车,职工上下班不方便,企业加班加点更不可能。希望市政府能协调妥善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
5.退城进园补偿办法中规定,对一些费用不作评估,如接电费、接水费、接汽费等搬迁时不予补偿,搬入新址后只要不增容也不需要再交,但现在是搬入新址的都仍然要交,如协新毛纺厂各项接管费本来要交1000多万元,后通过市领导协调仍缴了600多万元。协联针织,进水管口径由大变小,各项接管仍交了100多万元。虽然纺织企业大部份已搬迁,但企业对此仍有微词,要求交的按原规定退还给企业,以后搬迁的要按原规定兑现。
无锡纺织工业协会
2010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