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电5月13日消息,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三下滑,因在前一交易日价格上涨至接近两周高位后投资者获利了结,且市场对中国的进一步需求持谨慎态度。 ICE 7月棉花合约下跌0.88美分,结算价报每磅57.46美分,结束连续五日的涨势。盘中交投区间为56.96-58.43美分。 田纳西州棉花经纪公司Nunn Cotton的所有者Jim Nunn表示,获利回吐正在压制价格。他称目前市场还没有“明显的基本面支撑”。 棉花期货价格周二升至近两个月高位,此前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预计2020/21年度美国棉花出口将增加且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全球需求将复苏。 自4月1日触及48.35美分的低点以来,棉花期货价格上涨了逾20%,这是受消费量回升的希望推动,尤其是来自最大的消费国中国。 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封锁和限制,棉花和服装的总体需求受到打击,导致今年迄今为止价格下跌了近17%。 密西西比州克利夫兰市Varner Brokerage总裁Rogers Varner称:“我们寄望会有来自中国的一些需求,支撑棉花维持在58美分附近。 不过,他称实际数据可能不佳。 世界经济仍在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中恢复,疫情迫使全球各地的政府对未来的展望前景暗淡。 棉花期货成交量下降6,463手,至28,713手。数据显示前一交易日持仓量增加1,462手,至176,193手。 截至5月12日,ICE可交割的2号期棉合约库存持平于3,579包。 (来源:纺织科技杂志)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